曾俊華在一一至一二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政府發行一百億港元iBond,以促進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發展,及在低利率、以通脹加劇的經濟環境下,為市民提供多一個對抗通脹的投資選擇,以免削弱本地家庭儲蓄的購買力。
不過,隨着美國年中開始加息,息口上升壓力正持續增加,通脹率亦逐漸下降,港府內部曾研究應否再加推iBond。然而,港府內部考慮到美國的加息步伐及幅度應該不會太快,即未來一段長時間市場仍繼續保持低息環境下,發行iBond仍應可吸引一批追求「穩陣」投資的市民,亦可促進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發展。
回顧過去四批iBond,首批iBond認購情況未見熱烈,僅輕微超額認購零點三二倍,但掛牌首日表現卻是眾批iBond內最好,升逾百分之六,一手可賺六百七十元,已到期的首批iBond共派息六次,持貨到期滿的散戶三年共收息一千三百五十五元,年計回報率為百分之四點五。
第二年的iBond認購率,飆升至超額近四倍,認購三手或以下的投資者均獲全數分配;第三批iBond的認購率近三倍,認購一手的投資者均獲全數分配,其餘投資者中有約四十八萬份申請可獲分配兩手。去年第四批iBond的超額認購則有近兩倍,十四萬認購兩手以下的投資者均獲全數分配,其餘投資者中有五萬六千多份申請可獲分配三手,認購比率的確逐年下降。
對於應否續推iBond,學者意見各有不同。中大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出,市場普遍預期加息日子不久重臨,包括定期存款等回報也會回升,市場對iBond的需求難免減少。不過,他補充,根據以往經驗,市場每次都是超額認購,只要政府今次的掛鈎息口不是太低,例如保持三厘左右,相信也可吸引一批追求「穩陣」投資的市民,「當局毋須過分擔心無人認購」。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指,隨着經濟環境變化,iBond吸引力的確不及當年,不過措施另有「促進債市發展」作用,當局也需予以考慮。麥萃才亦分析,隨着美元轉強,加上內地市況仍不明朗,本港通脹未來可能只會保持於約百分之二至三的水平,如果單以「對抗通脹」來說,再次推出iBond的動力或有不足,「就算掛鈎息口達到百分之二至三,市場相同息口水平產品極多,此消彼長,iBond的需求可能只是非常一般」,但他亦指,倘若政府有心繼續推動債市發展,定期持續發行iBond也屬有效措施,包括定價和息口也讓市場有所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