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6日 星期一

女生買衫慳錢秘技—訂下置衣原則


撇除日常開支外,不少女生的最大洗費可能是買衫,不過很多時將漂亮的衣服和飾物買回家後,又會發覺不易配襯,結果新買的衣飾不是直接打入冷宮,便是一整年下來只碰過一兩次,相當浪費金錢。

如果大家在購買前先想清楚心儀的衣飾能否與自己家中已有的衣飾配搭起來,便可減低錯買的機會。一件衣飾的可用性,很大程度視乎它有多容易配襯,在買衫時訂下原則,例如只買一些能夠與已有衣飾配搭到兩個或以上造型的item,又或索性只買款式簡單耐穿的item,或可解決一屋衣服卻總是不夠穿或不合穿,因而需要不斷添置的問題。

上班或上學不用穿著制服的女生,更是經常面對衣服不夠穿的問題,其實只買簡單耐穿或風格一致的衣服作上班上學之用,便可方便重覆穿著,減少買衫的需要。

當然,身為窮家女也不等於要跟潮流劃清界線,對於一些非常喜歡但又心知不易配搭或容易過時的衣飾,大家可設定購買件數上限或購買金額上限。舉例而言,限定這種衣飾每季只買不超過3件,或只可入手價格不高於300元的衣飾,這樣即使買回來的衣飾最後穿不了多次,也不致於浪費太過浪費金錢吧!

窮人慳錢錄之執屋慳錢法
記憶中家裡明明已有的東西,需要用到時卻因為翻箱倒箧都找不到而要多買一件,大家有過這種經驗嗎?好好整理家中的雜物,便可避免這樣的情況,節省不必要的重複購買。



原文連結: 女生買衫慳錢秘技—訂下置衣原則

2015年1月19日 星期一

Time management

5.JPG

想深一層,其實時間也是我的資產之一,只是它的性質是消耗性的。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惰性

今天原本計劃與友人去行山,但計劃趕不上變化,任何預定了的事都有可能會突然改變的,一早醒來,一看電話,便發現友人突然身體不適,計劃便臨時取消了。

突然空閒出來的一天,完全沒想到要做些什麼,結果最後還是把持不住,打破了自己今年定下來的一個目標。。。(唉,可恨的自己)時間就這樣被自己浪費了,而且因為這樣的惡習,又再一次出現了早前長假出現的手機後遺症,眼睛看東西都變模糊,直到自己的眼睛都頂不順,才終於肯去休息,休息了兩三個小時,眼睛看東西才漸漸變清晰。。。

唉~明明自己心裡明白,亦清楚知道這樣不好,不僅把寶貴的時間都浪費了,還對眼睛造成傷害,但為什麼就是停不下來呢?這令我想到自律的問題,我明白如果自己能夠培養好的習慣,對自己,對達成目標都有莫大的益處,而且大多的成功人士在這一方面都有良好的紀律,不會容許自己把時間浪費到無益處的地方,但明白容易,實踐難。原來有時候,看似一些簡單的事情,要堅持,要堅守,要持之以恆,是談何容易啊。

當自己的理性被惰性打敗後,當一天結束之後,我總會有點懊悔,悔自己為何如此容易就被自己的惰性打敗,沒有好好珍惜過一天便少一天的時間......

不過,既然時間過了,沒法回到過去,那便寄望自己在往後的日子裡,能好好與自己的惰性抗衡,為自己每一天的時間都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起碼在一天完結的時候,當自己回想今天做過的事的時候,會有一種充實,過得自在,沒有在浪費光陰的感覺!同時也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告訴自己要想清楚,三思而後行啊!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旅遊理財學

標榜喪買喪食的旅遊節目在大台推出後劣評如潮,被網民狠批宣揚消費主義。旅行毫無疑問是消費行為,規劃一次旅程,其實潛藏著不少理財學問。

三個步驟 規劃「物有所值」行程
香港地生活節奏超急速,打工仔習慣一天至少搞掂七、八件事,久而久之,大家都偏好密集式行程,結果旅行原意是為了充電或觀光,回港後卻較返工更疲倦,旅行時去過甚麼地方更是印象模糊。


不想花掉積蓄,只換來又急又倦的假期,第一步是重新思考旅行對你的意義。假如你出門旅行是想好好休息充電,其實應徹底放棄這種「購物敢死隊」模式,而選擇一、兩個自己喜歡的地點,再放慢腳步觀光,又或找一個寧靜的渡假地方好好休息,讓自己真正叉足電回港再拚搏。假如你對歷史名勝有興趣,又或偏好戶外活動如行山、滑雪,便應該忠於自己的喜好規劃行程,而不是盲從大路旅遊書或消費型旅遊節目建議的行程。


第二步是重新思考出發日期,新一年開始,一眾打工仔便開始瘋傳今年的請假攻略,即是如何利用公眾假期加星期六、日,請兩天假便可以出門旅行七天。這類請假攻略看似精明,但當大家都懂得這樣做的時候,只會瘋狂搶高機票價格,例如今年的復活節假期,日本機票價格已被搶高至七、八千元,與其以超高成本節省年假,倒不如留待淡季拿多數天年假旅遊,才符合精明理財原則。


第三步是學習詳細規劃行程,正如女主持回應網民批評所言,旅行當然是使錢,旅遊大部分環節都是消費行為,一如日常消費,要錢用得其所,就要先為每日行程各項消費計一計數。規劃行程時,除了列出每天的活動流程及交通方法,亦要為飲食、購物制定預算,更要為額外消費行為如趁減價購置衣物設定消費上限。預先設定預算及消費上限數目,再嚴守消費紀律,便可以防止自己在旅行時「使大咗」。此外,不少打工仔都喜歡在旅行時使用信用卡支付住宿及購物使費,既可以攤長還款期,亦可以透過海外消費賺取以倍數計的額外積分。但要留意回港後應準時清還所有卡數,避免滾存卡數罰息,許多打工仔成為卡數奴隸,往往就是源於數次海外「豪遊」累積的卡數,因此必須嚴守還款紀律,消費時亦要量力而為。


緊記延後消費法則
女主持自爆因為瘋狂購物,曾多次碌爆信用卡,更要勞煩父母代為清還卡數,從理財角度看,她不失為上佳的理財反面教材。與其對著電視邊看邊罵,倒不如利用此節目來一次理財遊戲,方法很簡單,拿著計數機,即時估算女主持每集的使費,再把連續數集的估算使費加起來,這個數字足以提醒你旅行時精明消費的重要性。


欣賞這類旅遊節目,你亦可以悟出一個道理,真正的財富並非建基於你可以使多少錢,而在於你實際擁有多少資產。年輕打工仔不妨計算一下過去數年喪買喪食旅行消耗了你多少儲蓄,當發現旅行使費原來是令你儲蓄計劃原地踏步的元兇,你就要緊記只有實踐「先儲蓄、後享受」的延後消費法則,才能夠有效告別債務,並逐步為自己累積第一桶金。

Yahoo財經 – 2015年1月9日週五